金石堂網路書店 購物推薦 農村,你好嗎?:寫在農村的24則鄉野求生筆記



金石堂網路書店 文學推薦

農村,你好嗎?:寫在農村的24則鄉野求生筆記





農村,你好嗎?:寫在農村的24則鄉野求生筆記 評價



網友滿意度:



有人說

閱讀 是從有限的物質世界

到達無限的思想空間最快的方法

每本書都是開啟新世界的門窗

閱讀使我在新世界裡暢遊

一句句 一頁頁

各式各樣的角色人物

像我呼喚

帶領著我一起遨遊

直至最後一頁

在博客來看到

農村,你好嗎?:寫在農村的24則鄉野求生筆記

相信這本書大家都挺面熟的

沒錯這可是超級暢銷書呀

小編我最喜歡看書了

已經練就到了

一目十行的高深功力

而#GOODS_NAME#

真的是人人稱讚的一本好書

我反覆咀嚼其字字句句

便覺得韻味非常

想把這本書推薦給你們

跟我一起進入新世界

下面有連結和折價卷

也可以加入博客來的粉絲專頁

定期都有好書推播通知唷~~~



農村,你好嗎?:寫在農村的24則鄉野求生筆記



本週熱銷商品:





政治憲法的中國之道







中華民國憲法精義







商品訊息功能:

商品訊息描述: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• 《農村,你好嗎?:寫在農村的24則鄉野求生筆記》中壢區水晶店



      返歸家園,一個農村女兒對土地的深情問候

      種田筆耕,一部全景式的台灣農村觀察




      水圳滋養沃土、種子破土張葉

      農家持著一股農氣、女力盡出

      採種育苗、引水娑草、禾埕曬榖、釀漬手作

      這些動人的風景,守著的人才知道??



      作者是嫁入美濃農村的「新來嫂」

      她寫下24篇生動的鄉野光景

      島嶼世代累積的「農村學」智慧

      以及我們對土地與未來的深情提問



      李慧宜,當了十六年公共電視記者,現為自由記者,一生以跑新聞為志業,經常在路上趕赴環境生態與農業議題的第一現場。



      曾經,她小時候的願望是離開出生的北部鄉下、在都市安家立命,卻在三十多歲時選擇嫁入農村。生下兩個幼兒也協助婆家操持農事,她一手拿鋤一手持筆,寫下農家日常,亦刻畫台灣農村近二十年的變化光景。



      她種田與筆耕的田野地--美濃,是最典型的農村小鎮,也是一扇看見台灣真實農業農村的窗口。她睜大眼睛好奇張望,彷彿世界重生。她看見水圳滋養沃土、種子破土張葉,農家持著一鼓農氣、女力盡出;她領受「伯公」與樹神庇護鄉人、老夥房八音繚繞、禾埕飄出日曬香氣、土生土長的節氣好食??



      作者帶著我們「跈水圳」,沿著水路走入南島的生產地景:

      • 立春:圳水入田,田中水光粼粼,新秧種在朵朵浮雲上;戴笠揮汗的農村女性撐起半邊天,開成一片片「笠嬤花」。

      • 暑夏:初颱來襲,搶收不及的稻穀倒伏成了「停格的稻浪」;二期稻作休耕,歐吉桑閒來「肖粉鳥」搏輸贏。

      • 霜降:畸零田間上演寸土寸金的「菜園大發生」;家家總動員,準備搶種「秋冬裡作」。

      • 臨冬:「土中生白玉」皮薄肉嫩的白玉小蘿蔔獨領風騷,是城市孩子歡鬧採收的農村初體驗,也是農家蓄積下一年能量的新開始??



      這些動人的鄉野光景,傳遞島嶼世代累積的「農村學」智慧,守著的人才知道。而她必須寫下來,送給以後以後的農村兒女們。







      當鏡頭從美濃拉開,作者帶著我們走入更多的台灣鄉野與小地方現場。



      與她一起回訪歷史,那是台灣八〇年代以來「重商輕農」的主旋律,與加入WTO二十年後一波又一波的離農浪潮--



      我們驚見無聲海嘯席捲各地農村,從來沒有緩下腳步。而今,全面水泥化的水圳田埂、灑遍農藥化肥除草劑的土地、農作價格崩盤年年輪替上演、桃竹雲嘉南工廠廢水毫不留情排入灌溉河圳;獨居三合院的老人和困守祖田的老農、離農棄土與返不了鄉的青壯年;怪手山貓濫墾肆虐的山坡地、土地徵收家園不再的悲歌、農地炒作下綠野平疇矗立一幢幢別墅農舍??



      她記寫農家與現實拼搏的日常、農村經濟的結構變遷,輔以文資史料,刻畫老農身土不二、無田不富的信念,與這一代被迫離農、主動從農、青年農民??等各自經歷的轉型陣痛、價值重構和情感沉澱。



      透過生動的田野文字和圖景,《農村,你好嗎?》全景式地呈現了美濃客庄與台灣農村的變遷軌跡,亦是我們這一世代對土地與未來的深情提問。















        【暖心推薦】(依姓氏筆劃序)

        于立平 公視《我們的島》製作人

        吳晟 詩人、作家

        汪文豪 《豐年社》《鄉間小路》社長

        柯金源 資深紀錄片導演、製作人

        馮小非 上下游新聞市集創辦人

        彭瑞祥 環境資訊電子報主編

        賴青松 穀東俱樂部農伕

        劉克襄 作家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• 作者介紹







        李慧宜



        新竹竹東人,現定居高雄美濃。

        現為自由記者與農民。曾任公共電視記者、勁報記者、民眾日報記者、獨立樂團藝術行政、國會助理、人權工作者、工研院計畫管理、小學代課老師、雜誌業務、泡沫紅茶攤老闆。大學聯考填志願,只填政治系與法律系,對人類社會的公平正義問題,一直保持高度興趣。三十歲之間,換了十一個工作、搬過九次家,直到投入新聞工作後才得以確立人生志向。近十年報導主題以農村發展與生態環境議題為主。



        *作品獲獎與入圍紀錄:

        【農村的生存遊戲】系列報導(2009年曾虛白先生公共服務報導獎)

        【穿越時空看佳冬】系列報導(2006年第一屆客家新聞獎入圍)

        【水圳在唱歌-美濃水圳】系列報導(2007年第二屆客家新聞獎入圍)

        【淹沒溪望】水患系列報導(2008年第七屆卓越新聞獎入圍)

        【縱古流今-高屏溪】紀錄片(獲邀2011年國家生態電影節)



        *音樂作品:

        2005年【好客戲】音樂專輯(協力製作人)(第十七屆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)

        2005年【被遺忘的國寶~樂生黑手那卡西】音樂專輯攝影

        2010年【縱古流今-高屏溪】紀錄片配樂

















      農村,你好嗎?:寫在農村的24則鄉野求生筆記-目錄導覽說明





      • 【作者序】農村,你好嗎?



        春,不只是開始

        • 立春 無田不成富

        • 雨水 跈水圳歸

        • 驚蟄 笠嬤花

        • 春分 成長痛

        • 清明 豪宅瘋欉

        • 穀雨 樹命



        熱情的轉場屬於夏

        • 立夏 鳥非不絕

        • 小滿 阿勃勒悄悄話

        • 芒種 停格的稻浪

        • 夏至 家園感

        • 小暑 童年的保存期限

        • 大暑 岸壁の母



        秋,蠢蠢欲動

        • 立秋 農民的朱博士

        • 處暑 菸葉將綠

        • 白露 歐吉肖粉鳥

        • 秋分 返生

        • 寒露 關於草的愛恨情仇

        • 霜降 露天的超級市場



        冬天怎麼這麼忙

        • 立冬 白玉蘿蔔

        • 小雪 跟昨天說謝謝

        • 大雪 大薪臼

        • 冬至 PM2.5至

        • 小寒 南京東路的女孩

        • 大寒 又見春耕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【作者序】農村,你好嗎?



      從小,我在新竹橫山一個小村莊長大,一直以來的願望,是離開農村。



      十九歲那年,北上台北求學、就業、生活、追尋夢想。如同大多數人一樣,我遇到各式各樣故事,可歸納為三大類別:都市的文明與人情的疏離、競爭的成敗,還有無論成敗都相同的自我放棄、集體分工下的理性效率與人的被工具化。被長期訓練有素的我,外表看起來,似乎沒什麼事情沒見過。



      很少的偶爾,會出現某種鬆動。走在永康街上,轉身踏進某個街角,恰恰遇到一陣微風,眼前飄落片片落葉。用手指搓了搓,記憶中爸爸燒樟樹葉燻蚊子的味道,突然湧滿鼻腔。一個冬日午後,大湖公園裡的斑鳩家族咕咕咕地邊走邊聊,偶爾用短喙對著被踩踏夯實的土面啄呀啄的。這讓我想起爸爸在我小學時期養的那群兔子,還有我們為了餵飽兔子,不得不花一整個下午到油羅溪邊摘野萵苣的童年歲月。那時,溪邊的沙地上,常常有斑鳩走來走去。



      不知道是風太美、落葉引人遐想?還是鳥兒可愛、低鳴如天籟?沒有任何一座大都市,逃得出大自然的手掌,再怎麼裝扮,還是有無數的小角落,靜靜地持續透露著農村的氣息。



      爸爸陪我長大的種種回憶,是我在都市拼鬥最有力的支持。村子裡的婦人們說話像吵架似的,媽媽總是插不上嘴,這也讓人懷念。尤其嬸輩婆輩的下廚功夫一流,唏哩呼嚕一陣,就能變出好香好香的一桌好菜。印象中,在村子裡生活,好像沒有人會寂寞。



      後來我才知道,這就是農村特有的家園感。每個在農村長大的孩子,都有一把鑰匙,可以開啓時光隧道回家,重溫人與大自然、人與人的情感流動。二〇〇六年年底,在當時電視台主管鼓勵下,我走進農村大量拍攝專題與紀錄片,這也邁出我重返農村生活的第一步。



      高雄美濃,一個光聽名字就很浪漫的農村小鎮,是我進鄉首站。頭三年,我守著老農秀德伯就如他守著他那檳榔園旁的稻田一樣。透過他一期又一期的稻作生產與生活習慣,得以漸漸梳理出農村一季又一季看似固定,但又隨日應節不斷改變的運作邏輯與生態現象。



      對我來說,美濃是台灣農村學的基礎,而走出教室對照各地農村,我又看到越來越多與兒時記憶大相逕庭的農業現場。



      車行往東出了國五隧道,我在蘭陽平原上,看到一片片的綠野平疇,矗立起一棟棟的別墅建築;到了高屏溪、東港溪和沖積的所在,我聞到一陣陣隨風而至的檳榔花香,和農民身上混合著烈日與農藥味的汗水氣息;而在桃竹、雲嘉南、大高雄,我聽到田裡的工廠運轉從未停歇,眼見廢水毫不留情地排進灌溉水圳;還有苗栗,發生的毀稻、拆屋、蓋園區等不當徵地引發的事件。我永遠忘不了,大埔和灣寶農民眼裡那深邃的反抗和無盡的憤怒??本來,我想回鄉尋找答案,沒想到在農村,反而累積更多疑問。



      二〇〇九年,我帶著不下於美濃二字的浪漫與腹中的新生命,決定更進一步在農村生活。「讓孩子在農村長大,懂得與長輩互動,學習農村的知識和生命經驗!」這個信念,也成為我對孩子與家庭生活的期待。二〇一〇年年初,第一個孩子,呱呱落地。可是考驗來得又急又快,在我還來不及學會如何扮演一個母親時,一場混雜著落腳生根的生活現實和角色轉變引發的緊張衝突,早就在婚禮送客的長長人龍那一頭,等待著我。



      無聲的海嘯,席捲農村,從來沒有緩下腳步。包含全面水泥化的水圳田埂、灑遍農藥化肥除草劑的土地、怪手山貓濫墾肆虐的山坡地、過度觀光化或去脈絡化的文創和體驗活動、出不了家或返不了鄉的青壯年、獨居三合院的老人和困守祖田的老農、單打獨鬥的婦女農工體系、嬰幼托育和兒童教育資源的缺乏、大家庭秩序的崩解與毒品入侵、在地語言和傳統價值觀的流失??



      而在我個人的小小天地裡,也是暗潮洶湧捲起千堆雪。先天上南腔北調的差異,暗示我的北客身分以及成為本地人的門檻;育嬰留職停薪的工作調整,代表我失去獨立自主的經濟能力;友善環境農法與自行銷售的嘗試,更一次一次讓婆家的生產模式面臨人力重組、主導權轉換的挑戰;當然無法避免的,還有傳統農村中人云亦云、耳語傳播的質疑與指責。更別說兩個孩子陸續出生,我被洗衣服、洗碗、居家打掃、換尿布、餵奶各種瑣事,夫妻間的家事分工,還有孩子們的爭吵、尖叫、哭聲,團團包圍緊緊困住。



      外部與內部的挑戰,紛紛如浪湧向我的人生下半場。都市朋友們一臉疑惑地問,「妳還好嗎?」我通常笑笑輕鬆帶過。因為我心裡有更多問號,總結一句是「農村,你好嗎?」



      農村的邏輯,跟都市差之甚遠,南島與北島的風土人情,更是大為不同。可是農村與都市緊緊相繫、南島和北島彼此連動的事實,卻像麻雀鳴叫那樣隨處可見而總是不易被聽見。都市裡各大超市的地瓜葉,最大產地是屏東里港;人人愛吃的鹽酥雞四季豆,有三分之一來自高雄美濃;曾為吳寶春奪下全世界麵包冠軍的玉荷包,成長的地方是高屏溪畔的大樹;把全台灣餵飽好吃又便宜的稻米,超過七成種在台中以南。農村環境不好、農民舉步維艱,依賴農田生產供應糧食的都市,真的絲毫不受影響嗎?南島上一條條大河沖積而成的狹長平原,餵養的,可是整座島嶼啊!



      何其有幸?我在農村長大,又得以回到農村建立家庭、生養下一代。在陪伴孩子長大的過程中,我時時寫下每一刻的觀察與思考。寫給未來長大成人的孩子,寫給一起在農鄉掙扎的鄉親,更寫給我那些還在都市打拼的朋友。



      因為,農村的現況,正是這片土地未來的縮影。

















      【第一部?春】 春,不只是開始



      西太平洋上的一座小島,緊緊偎著東亞大陸的東南側,恰恰被北回歸線輕輕滑過。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有七成是山地和丘陵,超過九成的人,住在西半邊,絕大多數的資源供應歸線以北,島的西北邊明顯過重。



      很少有人注意到,歸線以南的世界,有什麼特別。少有的南北向大河?檳榔樹遍布的田野風情?南方特有的落山風?哈哈!還有,紅燈不一定要停和騎車免戴安全帽的全民共識。其實,光是季節演變的風景,就夠讓人大開眼界的了,像是冬日如春,而春天,既是結速束也是開場白。



      除了高雄市、台南市和屏東市,南島上放眼一望,盡是農村。位於荖濃溪、旗山溪出山口匯流處的美濃,是其中代表。



      每年農曆年前,農人忙著春耕,等到第一期春耕結束,不得不服老的老農,通常會在第二期選擇休耕,讓田、讓人都喘口氣,也讓夏颱致災程度降到最低。中秋節前後,第三期的冬季裡作開始,也到了一年之中最忙碌的階段。紅豆、黃豆、玉米、長豇豆、四季豆,大瓜、南瓜、冬瓜、地瓜和白玉蘿蔔,茄子、辣椒、小番茄,和即將走入歷史的菸葉,各種作物在農民雙手指揮下,譜出熱鬧活潑的田園樂曲。



      第三期裡作的一切歸功於南島的冬天:少雨、氣候溫和。冬天在這兒,一點兒都不冷,比春天還春天。



      真正的春天,反而是一年的尾聲。紅豆、白玉蘿蔔、玉米、和部分瓜類都已收成,豆科作物和各種茄科,也即將劃下句號。春節前,各行各業大啖尾牙,美濃的農民,也不落人後。除了各產銷班的聚餐之外,民國一百年起,一到立春農民節,農會會在掌管農業的五穀廟前,大張旗鼓擺出一百五十桌的流水宴席,犒賞辛苦一年的農民。現場擠了兩千多人,光是台上的頒獎、抽獎,就可以從六點延續到九點。



      這是一年裡,農民最重要的日子。這一天,象徵一年的勞動,終於結束,來年就要展開。無論之前賺錢、賠錢,還是只有領到政府的災害補助,舊的讓它過去,新的才會來。



      在美濃,春天是一連串緩慢的長鏡頭組成的蒙太奇電影。風輕輕吹起水田的漣漪,水圳蜿蜒流轉踩著小碎步唱歌,原野上的奇花異草紛紛伸長脖子只為親嚐晨光下的第一滴露水。



      晨意微寒、日頭溫暖。田裡水光粼粼,新秧種在朵朵浮雲上。









      語言:中文繁體
      規格:平裝
      分級:普級
      開數:25開15*21cm
      頁數:336

      出版地:台灣













      商品訊息簡述:








      • 作者:李慧宜

        追蹤











      • 出版社:果力文化

        出版社追蹤

        功能說明





      • 出版日:2016/12/5








      • ISBN:9789869299473




      • 語言:中文繁體




      • 適讀年齡:全齡適讀








      農村,你好嗎?:寫在農村的24則鄉野求生筆記





    arrow
    arrow

    josephj3x7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   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

    發表留言